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共享优质培训成果,9月10日上午,通识教育学院在希文楼114会议室召开2025年暑期国家级、省级培训教师学习成果分享会。学院全体教师参会,七位参加国培、省培的教师结合培训经历,围绕职业教育改革、教学模式创新、课程思政融合及技术赋能教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经验分享。
分享会由人文数学教研室三位教师率先发言。冯庆堂老师聚焦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向,深入解读了“职教20条”等政策文件,强调高职教育应强化就业导向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。同时,他提出要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学生文化自信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李娜老师以“微课制作实践”为主题,从选题设计、脚本撰写、录制技巧到后期剪辑,系统介绍了微课制作的全流程,为提升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实用路径。王莹老师结合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省培经历,围绕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、科研项目申报书撰写规范以及人工智能在教学设计、课件生成、作业辅助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分享,展现了数智化时代教学变革的新图景。
随后,英语教研室四位教师依次进行汇报。王诗宇老师重点介绍了“对分课堂”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策略,通过“精讲—独学—讨论—反思”四环节设计,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型,提升课堂参与度与学习实效。刘雪文老师结合在天津大学的国培经历,围绕“职教出海”主题,分享了参观“鲁班工坊”的深刻体会,强调职业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,推动中国职教标准走向国际,并提出英语教学应助力学生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品牌。李晓飞老师聚焦课程思政建设,分享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英语课堂,通过职场案例、文化对比等方式,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、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。杨静老师则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,强调英语教学必须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,推进“岗课赛证”综合育人体系,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,同时加强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,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。
最后,院长张清芳作总结讲话。她高度评价了七位教师的分享内容,认为此次交流既有政策高度,又有实践深度,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积极进取、勤学善思的精神风貌。院长建议,参加省培、国培的几位老师将培训成果汇总整理,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二轮分享,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,使大家更直观地学习优秀经验。她强调,全体教师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主动更新教育理念,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转型,将先进经验转化为教学实效,在课程建设、教学改革和科研提升方面协同发力,不断提升育人质量。